日期:2024-06-18 分類:產品知識 瀏覽:706 來源:
結型場效應管的管腳識別方法
結型場效應管的管腳識別:
判定柵極G:將萬用表撥至R×1k檔,用萬用表的負極任意接一電極,另一只表筆依次去接觸其余的兩個極,測其電阻.若兩次測得的電阻值近似相等,則負表筆所接觸的為柵極,另外兩電極為
漏極和源極.漏極和源極互換,若兩次測出的電阻都很大,則為N溝道;若兩次測得的阻值都很小,則為P溝道。
判定源極S、漏極D:
在源-漏之間有一個PN結,因此根據PN結正、反向電阻存在差異,可識別S極與D極.用交換表筆法測兩次電阻,其中電阻值較低(一般為幾千歐至十幾千歐)的一次為正向電阻,此時黑表筆的
是S極,紅表筆接D極。
5.場效應管與晶體三極管的比較
場效應管是電壓控制元件,而晶體管是電流控制元件.在只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少電流的情況下,應選用場效應管;而在信號電壓較低,又允許從信號源取較多電流的條件下,應選用晶體管。
晶體三極管與場效應管工作原理完全不同,但是各極可以近似對應以便于理解和設計:
晶體管: 基極 發射極 集電極
場效應管 : 柵極 源極 漏極
要注意的是,晶體管(NPN型)設計發射極電位比基極電位低(約0.6V),場效應管源極電位比柵極電位高(約0.4V)。
場效應管是利用多數載流子導電,所以稱之為單極型器件,而晶體管是即有多數載流子,也利用少數載流子導電,被稱之為雙極型器件。
有些場效應管的源極和漏極可以互換使用,柵壓也可正可負,靈活性比晶體管好。
場效應管能在很小電流和很低電壓的條件下工作,而且它的制造工藝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場效應管集成在一塊硅片上,因此場效應管在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。
上一篇: MOS場效應管的分類、結構以及原理
下一篇: 橋堆整流電壓不穩定的原因是什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