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4-05-08 分類:產品知識 瀏覽:613 來源:
隧穿場效應晶體管工作原理
隧穿場效應晶體管(TFET)的工作原理是帶間隧穿,其S可以突破60mV/decade的限制,而且TFET的Ioff非常低,所以TFET的工作電壓可以進一步地降低。
在比較小的柵電壓條件下,TFET的Ion和Ion/Ioff都會大于傳統(tǒng)MOSFTE的Ion和Ion/Ioff。所以TFET被看做是非常有前景的低工作電壓和低功耗的邏輯CMOS器件。
除了使用多柵結構提高器件的柵控能力和S小于60mV/decade的TFET,另一種減小集成電路功耗的方法是降低晶體管的工作電壓Vdd。
傳統(tǒng)的MOSFET等比例縮小原則假設閾值電壓也能等比例的縮小,但是實際上閾值電壓并不遵循這樣的原則。所以持續(xù)地減小工作電壓必然會導致柵極的驅動能力(Vdd-Vth)降低。
當柵極驅動能力降低時,器件的驅動電流Ion會減小。Ion的減小使器件的延遲(t=CVdd/Ion)增加或者器件的開關速度減小。由于InAs和GaAs的電子遷移率高于Si的電子遷移率,Ge和
InSb的空穴遷移率高于Si的空穴遷移率,如果選用上述高遷移率的材料作為器件的溝道材料可以緩解(Vdd-Vth)的降低帶來的Ion減小,所以在高速度和低功耗的集成電路中,III-V材料
和Ge都是很有前景的器件溝道材料。
上一篇: MOS場效應管的分類、結構以及原理